Search


【淺談嬰兒泌尿道感染 (下)】
文/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科 賴俊維醫師
  • Share this:


【淺談嬰兒泌尿道感染 (下)】
文/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科 賴俊維醫師

診斷、檢查與治療

尿液細菌培養是診斷泌尿道感染的必要黃金準則。由於細菌在培養皿繁殖需要三天時間;一般臨床上兒科醫師會先從尿液鏡檢報告初步判斷是否為泌尿道感染開始治療,三天後再以細菌培養結果做最終確認。治療上一般都先使用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而後改以口服抗生素完成治療。依照病情嚴重程度,如有腎盂腎炎的情況發生表示感染狀況較嚴重,需使用抗生素治療約10~14天為完整的療程。

影像檢查方面可視情況安排腎臟超音波(renal ultrasound)與解尿期膀胱尿道攝影(VCUG)。腎臟超音波可初步檢查是否有構造異常、腎盂擴張或腎炎的情形,而解尿期膀胱尿道攝影則可以診斷膀胱輸尿管迴流症;由臨床醫師決定是否安排檢查即可。另外還有一項核子醫學膀胱攝影(DMSA)則多用來作為反覆感染和膀胱輸尿管逆流的追蹤,較不適合用於初次感染的評估。

預防與結語

小嬰兒不會自己喝水,更不會憋尿,因此很多家長對嬰兒泌尿道感染都會相當自責。事實上嬰兒泌尿道感染十分常見,也難以預防。這裡有幾點小提醒給各位照顧嬰兒的爸媽們:

1. 尿片要經常更換,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機會。
2. 寶寶排尿及排便後的擦拭,應該由前往後,以避免細菌由肛門口帶往尿道造成污染。
3. 保持寶寶會陰部的清潔。幫寶寶洗澡時,不宜泡水過久。
4. 感冒發燒應看兒科醫師,避免隨便服藥吃到抗生素,增加細菌抗藥性。
5.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腎臟發炎化膿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嬰兒泌尿道感染症狀表現相當多樣性,有時需要家長和醫生雙方的警覺才能盡早診斷。正確快速的診斷、完整的治療、長期的追蹤,才是處理嬰兒泌尿道感染的不二法門喔!(圖片來自網路)


Tags:

About author
專長治療: 胸痛、心悸、心律不整、心雜音、發燒、咽喉炎、氣喘、過敏、肺炎、細支氣管炎、腸胃炎、便秘、腹痛、新生兒黃疸、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鼻竇炎、兒童健康檢查及發展評估、兒童預防疫苗接種與諮詢等。
新竹縣東元綜合醫院 專任兒童心臟科主任 專長:一般兒科疾病、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超音波檢查術、兒童心導管術、 兒童急重症加護醫學。
View all posts